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一更(2 / 3)

来也很真实。而且目前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很不错,连祝玉燕都知道德国卖了不少军-火给中国。

&esp;&esp;因为现在的言论确实很自由,几乎没有不敢说不敢写不敢夸不敢骂的,所以祝玉燕以前看这份报纸时也从来没想过底下的皮是什么品种,就真以为是思想开放。

&esp;&esp;现在,她才知道世界上果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黑。

&esp;&esp;这些报纸真情实感去夸的都是有任务的。

&esp;&esp;最后她选了美国的报社登广告。

&esp;&esp;没有别的原因,就是这家的报纸页数最多,价格最便宜,报童最多,登在它上面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则广告。

&esp;&esp;广告连登三天,都是在宣传她的这个出身于大学、由学生倡导建立的慈善基金会。

&esp;&esp;祝玉燕还特意请代教授写了一篇文章来吹捧这个基金会。

&esp;&esp;然后她又请苏老师重新写了一篇。

&esp;&esp;怎么说呢?

&esp;&esp;她觉得代教授不会吹捧人。

&esp;&esp;苏老师上班以来写过不少替上司歌功颂德的文章,写起这篇来也是得心应手。

&esp;&esp;在写之前,他问祝玉燕想写成什么样。

&esp;&esp;祝玉燕说她这个慈善基金会的目的的就是为了多募集捐款,为了多得捐款,所以她绝不能划地自限!

&esp;&esp;她说:“不管是妇女,还是儿童,是穷苦大众,还是烈士军属,谁需要帮助我们就帮助谁!”

&esp;&esp;她不是妇女慈善基金,也不是儿童慈善基金,不是为了穷人吃饭,也不是为了帮助孤儿寡母,她是全都帮!

&esp;&esp;首先就不能在帮助的选项上有所区别。

&esp;&esp;其次,在获得捐赠的目标上,也是什么都要。

&esp;&esp;钱也要,粮食也要,什么都要。只要给,她就都要。

&esp;&esp;祝玉燕:“旧衣服旧鞋子,旧家具,锅碗瓢盆,旧书旧报,等等,我们都要。”

&esp;&esp;苏纯钧不理解:“你收一堆破烂垃圾干什么?”

&esp;&esp;祝玉燕:“破烂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人捐啊。”

&esp;&esp;哪有那么多捐钱捐粮食的?要是只要钱和粮食,那可能这个慈善基金会就会像以前那样,只能抓住苏老师这一只羊使劲了。

&esp;&esp;只有什么都要,才能获得最多的捐赠。

&esp;&esp;到时选能用的用,不能用的再想办法处理都行。

&esp;&esp;重点是给人一种印象:这个慈善基金它没有门槛。

&esp;&esp;现在市面上的慈善基金会很多,各种名目的都有。

&esp;&esp;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教会的募捐会了。

&esp;&esp;就连祝玉燕这种从来不去教堂的人都从张妈那里听说过,教会按日子会开慈善募捐会,大家捐一点自己做的手工,像是衣服鞋垫一类的,捐给有需要的人。

&esp;&esp;张妈都亲手送去过十双鞋垫,回来时心情很好。

&esp;&esp;让张妈亲手捐钱就太难了,老太太存钱不易,每一分都是她的救命钱。但老太太也是个善良的人,在可以做到的时候,她也非常愿意将这份好心好意送给需要的人。教堂的这个募捐会因为门槛低,像张妈一样的人就很愿意去。

&esp;&esp;而报纸上其他的慈善组织的门槛都比教会高,他们打广告开宴会公告的慈善行为都是以千计数,都是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仁人善意惠捐x千,好像慈善是有钱人玩的把戏,普通人根本没资格去善良、去帮助别人。像张妈这样做十双鞋垫,除了教会,其他慈善组织都不接受这种程度的慈善。

&esp;&esp;祝玉燕现在要认真做慈善了,当然要先决定她要做哪一种慈善。

&esp;&esp;是只接受有钱人的捐赠,还是放低门槛跟教会学呢?

&esp;&esp;到底一块钱的捐赠算不算捐赠?

&esp;&esp;她想了想,决定做比教会门槛更低的捐赠。

&esp;&esp;指望有钱人是指望不上的。她认识的有钱人也不多,而且有钱人的需求也不仅仅是捐钱,他们更多的都是要利用钱去换取别的东西。

&esp;&esp;现在社会就要变得越来越糟了,她希望能用这一个小小的慈善基金会来唤起人们做善事的心。

&esp;&esp;每人一点点的善意,聚沙成塔,说不定就能替这个快要变坏的社会留出一丝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