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、一路烽火,全部撤回安乡城。
&esp;&esp;由高秀岩接替。
&esp;&esp;十月九日,高秀岩将死刑犯杀死,堆在戍堡外,等待吐蕃大军的到来。
&esp;&esp;一天过后,有一队吐蕃骑兵,来到安边戍外界。
&esp;&esp;他们在一里外观察,没有靠近。
&esp;&esp;高秀岩见此,立刻举着吐蕃军旗跑过去。
&esp;&esp;“我乃高秀岩,有赞普授予的次金字告身!”
&esp;&esp;高秀岩近前后,胳膊上佩戴金字告身。
&esp;&esp;这队吐蕃骑兵的首领伸手,示意麾下不要攻击高秀岩。
&esp;&esp;“将军事可败露?”
&esp;&esp;吐蕃头领用汉人语言问高秀岩。
&esp;&esp;“我以送肉食劳军近身,未有败露。昨夜归来几骑巡逻者,亦被我杀死。我审问过后,已经没有士兵巡逻在外。他们的尸体还在戍堡外堆着呢!”高秀岩指着戍堡外说道。
&esp;&esp;吐蕃头领微微点头,跟着高秀岩来到戍堡外,果然看到数十具身穿皮甲的“唐军”尸体。
&esp;&esp;从伤口上看,明显是被偷袭而死。
&esp;&esp;“将这里的一切,告知元帅!”
&esp;&esp;吐蕃骑兵头领向传令兵吩咐。
&esp;&esp;第120章 吐蕃叶如第一猛将
&esp;&esp;吐蕃与大唐交锋已久,不敢贸然轻进。
&esp;&esp;所以吐蕃元帅只以亲信,带领五十人前来探查。
&esp;&esp;高秀岩连自己人都杀,代表高秀岩是真心投靠吐蕃的。
&esp;&esp;没有唐军的戍边眼线,没有士兵点燃烽火,他们的大军可以长驱直入。
&esp;&esp;“这位将军,请带我去见贵军统领!”
&esp;&esp;高秀岩摇着手中的吐蕃旗帜,向骑兵头领说道。
&esp;&esp;“可以!”
&esp;&esp;骑兵头领同意高秀岩的请求。
&esp;&esp;高秀岩将自己的麾下留在此地,骑马跟吐蕃骑兵头领离开。
&esp;&esp;不远处坡后,一名穿着便装的男子看到高秀岩有频率地摇晃旗帜,把身体缩回去。
&esp;&esp;他奔跑数百米后,将一株树下的两匹马解开,而后飞驰离开。
&esp;&esp;唐、吐边界高耸入云、还能看到皑皑白雪的达力加山下,漫山遍野的马牛,一队队的吐蕃步兵排列成行,各种兽旗飘荡,铠甲如云,长矛如林,无尽延伸。
&esp;&esp;除吐蕃外,还明显能看到与吐蕃穿搭不符的士兵,他们是吐蕃附属吐谷浑诸部的麾下。
&esp;&esp;安乡军紧邻吐谷浑地界,出兵安乡,怎么可能不应召吐谷浑这样的炮灰。
&esp;&esp;“启禀元帅,唐将高秀岩来了。”
&esp;&esp;麾下向此次行动的统领论悉诺匝禀告。
&esp;&esp;“请他过来!”
&esp;&esp;论悉诺匝已经知道高秀岩的“诚意”,令麾下骑兵、步兵开始加速通过这丘陵地带。
&esp;&esp;论悉诺匝为吐蕃小贡论,又称“悉编掣逋”。
&esp;&esp;这种职位是掌管被吐蕃征服之地的军政长官。
&esp;&esp;不仅吐谷浑要听从论悉诺匝的号令,连边境吐蕃诸军、千户所,也要受论悉诺匝节制。
&esp;&esp;可以说论悉诺匝是负责领兵、联防事务的兵马都元帅,是吐蕃仅次于大相、副相、政务大臣、四如本的官吏,授予玉字告身。
&esp;&esp;他地位虽次于莽布支、论悉诺逻等大臣,但论悉诺匝在河曲、吐谷浑地界的声望极大。
&esp;&esp;所以这次的攻势,由论悉诺匝亲自坐镇。
&esp;&esp;“高秀岩拜见元帅!”
&esp;&esp;见到论悉诺匝后,高秀岩躬身一拜。
&esp;&esp;“请起,李瑄有眼无珠,不识宝玉,将军能弃暗投明,是我吐蕃之幸。待我军占领黄河以南,便在此设立千户所,由将军任千户长,世袭罔替。”
&esp;&esp;论悉诺匝请高秀岩起身,承诺厚待他。
&esp;&esp;由于唐人多次收纳吐蕃叛将,甚至吐蕃战神论钦陵的儿子论弓仁都投降大唐,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。
&esp;&esp;使吐蕃人打心底对叛徒不齿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