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血脉得到天下,谁又能守护呢?
&esp;&esp;“待平定奚族、契丹后,中丞可向圣人上奏异象发生,如李靖、李绩这样的忠臣在梦中显灵,为他们立庙。圣人很喜欢这样的事情。”
&esp;&esp;高尚也在一旁向安禄山建议道。
&esp;&esp;“高先生也是我的张良啊!”
&esp;&esp;安禄山读过汉人的史书,知道如何拉拢人心。
&esp;&esp;一次会谈,让安禄山心安许多。
&esp;&esp;除了造谣李瑄外,就是积蓄力量,收服奚、契丹,等待机会。
&esp;&esp;如此大事,只有安禄山和严庄高尚三人清楚,其余连他的儿子们都不知道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七月下旬,李瑄彻夜赶路,回到湟水城。
&esp;&esp;他之前看好的工匠公输青子,已被李隆基免去一死,特令到姑臧城为工匠,听候李瑄的差遣。
&esp;&esp;不久后,公输青子就会被送至河西。
&esp;&esp;还不待刘晏派人迎接,李瑄就进入城中。
&esp;&esp;他来到府衙,听取刘晏汇报工作。
&esp;&esp;河西和陇右,已经有一大半军队到位。
&esp;&esp;未到位的军队,是玉门、宁寇、墨离等军,无伤大雅。
&esp;&esp;河东、朔方的骑兵预计在八月下旬,会先后抵达。
&esp;&esp;所以计划用兵要等到九月份。
&esp;&esp;五万骑兵,其中有一万三千精骑,五千携持角弓弩的骑兵,对此战十分关键。
&esp;&esp;“吐蕃那里有何动向?”
&esp;&esp;李瑄向刘晏问道。
&esp;&esp;此时李瑄的府衙中,树立陇右、河西、河东、朔方四镇旌节,威严无比。
&esp;&esp;“回大夫,我军已探查到吐蕃三路驻扎。其一为与九曲对峙的吐蕃兵马。其二为赤岭东山口的兵马,他们在大半个月前,就让数万大军驻扎在石堡城下,他们应该是害怕我军再用石堡城做诱饵。吐蕃最后一部驻扎在青海东苦拔海一带,那里旌旗遮天蔽日,营垒绵延百里,似乎兵马最多。”
&esp;&esp;刘晏向李瑄回答道:“至于吐蕃赞普在哪里,还不得而知。”
&esp;&esp;“吐蕃的布置,像是以防守为主……”
&esp;&esp;李瑄的脑海呈现一幅地图,通过刘晏的描述,地图上出现吐蕃的布防。
&esp;&esp;如果吐蕃欲进攻,最好是调离更多兵马,出赤岭东山口。
&esp;&esp;或者准备羊皮筏、牛皮筏,大军从各处渡过黄河,进攻九曲。
&esp;&esp;从青海东面方向进攻大唐,不是上策。很容易被大唐在九曲的兵马出击,牵着鼻子走。
&esp;&esp;因为大唐全力进攻青海南的时候,吐蕃需要需要回防。
&esp;&esp;而安人军一带,唐军可以让百姓回城,以万人守一城,坚壁清野。
&esp;&esp;吐蕃带着大量士兵深入腹地,需要一定时间。
&esp;&esp;战场上,时间是最重要的。
&esp;&esp;现在赤岭东山口被吐蕃重兵陈列,青海东部的口子也被把住。
&esp;&esp;再与青海南部营垒吐蕃士兵,互为犄角。
&esp;&esp;“粮食,包括河朔五万骑兵的粮草,是否备齐?”
&esp;&esp;李瑄先不谈吐蕃的意图,而关心后勤问题。
&esp;&esp;军事议会,等将所有幕僚、将领召集齐全,再一起讨论。
&esp;&esp;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。如果是上等的计策,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。
&esp;&esp;“禀大夫,因去年得到百谷城的小麦和青稞,使我军粮食较为充裕。自今年春天,就征召河陇诸郡,向安人军城、鄯州城、绥和守捉城,以及九曲新建立的宁边军城、威胜军城、金天军城运输粮草,特别是最前线的赤水军城,储存粟米、面粉,已经超过三十万石,还有足够的盐。”
&esp;&esp;“我军在九曲、洮阳设立的官属牧区,有足够的牛羊牲畜,可以犒劳士兵。为防止战事进入冬季,士兵们皆备加厚的纩衣。”
&esp;&esp;“兵器中,上次大战损坏的陌刀、盔甲、弓弩、兵器,都已经修完。箭矢、弩矢、备用武器、铁蒺藜、油脂等皆加大制造,迅速至前线的军城。”
&esp;&esp;“按照大夫的吩咐,药物、绷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