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在这鼔乐齐鸣中,那胡旋之舞,似回风飘雪般轻盈,左旋右转间,罗裙翻飞。
&esp;&esp;那身姿恰似风中蓬草,急速地旋转着,双袖舞动,带起香风阵阵。
&esp;&esp;似要旋出那盛世华章。
&esp;&esp;一舞落,李瑄还在微微摸着琵琶的子弦。
&esp;&esp;杨玉环深深一眼后退下。
&esp;&esp;“七郎,如果一万年都如此,是不是天上的神仙?”
&esp;&esp;华清宫上,飞霜殿内。
&esp;&esp;李隆基放下羯鼓,大饮美酒,问李瑄道。
&esp;&esp;“应该算是吧……”
&esp;&esp;李瑄不知如何回答,只是目光向东,似乎穿过数千里。
&esp;&esp;雪已经停下,两尺厚的大雪,举步维艰。
&esp;&esp;只能由马匹奔行。
&esp;&esp;那一座座倒塌的茅草屋,看着像是雪白的坟茔。
&esp;&esp;冰凉的尸体,埋在下面。
&esp;&esp;那些外面的老少,聚在一起默默无言。
&esp;&esp;官道之上,官兵在清理积雪,让开道路。
&esp;&esp;太阳在东方还是西方呢?
&esp;&esp;不够温暖人间!
&esp;&esp;第275章 三月梨花,小相公
&esp;&esp;十二月下旬。
&esp;&esp;李瑄得知一些消息,陈留郡、灵昌郡、濮阳郡、东平郡、济北郡这六郡雪灾较为严重。
&esp;&esp;路嗣恭已经到达长安,他举荐路嗣恭为河南道黜置大使、赈灾使,先一步率领两千禁军骑兵到洛阳,督促洛阳尽快将赈灾的帐篷、粮食等物资,送到灾区。
&esp;&esp;他吩咐路嗣恭,所过官道,如果还有积雪。
&esp;&esp;在哪个地界,问罪那个县令。
&esp;&esp;尽快打通道路,将粮食和避寒之物,运到六郡。
&esp;&esp;并用骑兵,率先送往六郡一些物资,以解燃眉之急。
&esp;&esp;同时,李瑄下令兄长李霅,以使者的身份,将长安府库的粮食、赈灾之物,运送到灾区。
&esp;&esp;并要求诸郡县驿站,每天都必须传达灾区的消息,以得快速调度。
&esp;&esp;各地官吏得知是李瑄亲自主持赈灾,又派亲信为黜置大使,有直接问罪之权,皆不敢玩忽职守,认真处理雪灾。
&esp;&esp;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……
&esp;&esp;一年过,新一岁。
&esp;&esp;天宝七载,戊子年至。
&esp;&esp;然李瑄并未休假,而是全心全力,留在中书门下堂,处理政务。
&esp;&esp;除雪灾的调度外,还有新法等准备实施规程。
&esp;&esp;在李隆基的默认下,李瑄剥夺李林甫更多权力。
&esp;&esp;那执政事笔,虽还在李林甫手里,但需要按照李瑄的吩咐签字。
&esp;&esp;李林甫只能忍着李瑄,等待机会翻身。
&esp;&esp;同时,李林甫非常恼火李瑄要将她国色天香的侄女姜月瑶纳为妾。
&esp;&esp;他们又不是一般贵族的女子!
&esp;&esp;在权衡之下,李林甫还是同意了。
&esp;&esp;其实李林甫早就认为,姜月瑶嫁给李瑄为妻,非常困难。
&esp;&esp;以李瑄现在的地位,可以拒绝,选别的贵女为妻。
&esp;&esp;那天,李林甫将消息告诉在长安的姜月瑶。
&esp;&esp;他没有考虑姜月瑶的想法。
&esp;&esp;表伯父决定的事情,姜月瑶没有拒绝的资本。
&esp;&esp;元正初四的大宴结束,李瑄回到中书门下堂,而李林甫却离开华清宫,回到长安城家中的嘉猷观。
&esp;&esp;“圣人已经有将政事托付给李七郎的迹象。”
&esp;&esp;李林甫坐在席上,向爱女李腾空说道。
&esp;&esp;李腾空已是桃李年华,一如既往地清冷,超凡脱俗一般。
&esp;&esp;和别的女冠不同,她是真的修道,类似于李泌一样,追求长生,禁欲、食素。
&esp;&esp;所有她和李泌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