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p;&esp;但陈藏器离开右相府后,让药童将李林甫大病的消息告诉李瑄。
&esp;&esp;李瑄回府以后,合计这一信息,半夜才睡。
&esp;&esp;他也该对李林甫出手了。
&esp;&esp;哪怕李林甫时日无多,李林甫还是宰相,李瑄不放心。
&esp;&esp;第二日,早朝。
&esp;&esp;李林甫请假,不能上朝。
&esp;&esp;李隆基好不容易来一次朝会,看到李林甫不在,面露不悦。
&esp;&esp;昨日的事情,他还耿耿于怀。
&esp;&esp;下朝以后,李隆基在召见李瑄。
&esp;&esp;“杨铦的事情怎么样?”
&esp;&esp;李隆基最关心的是这件事情,直接向李瑄询问道。
&esp;&esp;“臣还在审讯,等全部完成,就将证据和状纸呈给圣人。”
&esp;&esp;李瑄不想这个时候吐露杨锐案,他会等王昌龄将上洛郡那边搞定,再向李隆基禀告。
&esp;&esp;“适可而止!不要让贵妃伤心。”李隆基还不忘警告李瑄。
&esp;&esp;他非常希望李瑄放手,但不好明说。
&esp;&esp;在他看来,释放杨铦不会对朝廷有什么影响。
&esp;&esp;李瑄这一次真的多事!
&esp;&esp;“臣遵旨!”
&esp;&esp;李瑄只能用领命来敷衍。
&esp;&esp;“右相病假,这段时间执政事笔和中书门下印,就由七郎暂管了。”
&esp;&esp;李隆基将主要事情告诉李瑄。
&esp;&esp;“臣一定不会疏忽懈怠。”这是李瑄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&esp;&esp;“昨日杨中丞和哥舒将军向我禀告阿布思……”
&esp;&esp;李隆基突然告知李瑄昨日关于李林甫的事情,又问道:“七郎怎么认为呢?”
&esp;&esp;“臣虽然与右相是姻亲,但认为此有蹊跷。”李瑄表情凝重,向李隆基说道。
&esp;&esp;“右相已经病了,会有什么蹊跷?”
&esp;&esp;李隆基认为李林甫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,对他没有任何威胁。
&esp;&esp;“当年司马懿称病不朝,于是拥有了天下……”
&esp;&esp;李瑄向李隆基暗示道,有的人老奸巨猾,不得不防。
&esp;&esp;听到李瑄的话,李隆基刚拿起的茶杯,猛然放下,茶水四溅。
&esp;&esp;李瑄的话,成功勾起李隆基的疑虑,又想到李林甫与阿布思勾结在一起。
&esp;&esp;“当然,这可能是臣多想了。不过我们这些身为宰相的臣子,家中侍卫和奴仆合起来不过数十人。而右相家中的奴仆足足数百人,其中不乏骁悍,他出行的礼仪已经大过太子。这些披上盔甲,应该能做成大事。”
&esp;&esp;李瑄告知李隆基李林甫违反礼制,有图谋不轨之心。
&esp;&esp;李林甫家大业大,豢养数百奴仆,这不是什么秘密。
&esp;&esp;司马懿仅凭借三千家兵,完成谋逆;老祖宗八百私兵进入玄武门,这也是实事。
&esp;&esp;“既然病了,就卸任养老去吧!免去李林甫右相的职务。”
&esp;&esp;“七郎,你立刻带金吾卫,将李林甫的奴仆,全部驱散流放。”
&esp;&esp;疑心深重的李隆基连下两条命令。
&esp;&esp;有时候危言耸听的话,李隆基却会相信。
&esp;&esp;任何对他有威胁的人和事物,都应被扼杀于萌芽之中。
&esp;&esp;当然,除非李隆基特别宠信一个人,心里认定这个人是忠臣良将,那一切的不利言语发生在他身上,都属于污蔑。
&esp;&esp;李林甫老而无用的念想,已经在李隆基心中形成,不论李林甫有无这样的心思,李隆基都不打算再用李林甫。
&esp;&esp;右相的官职,该给更有才干的人。
&esp;&esp;“遵旨!”
&esp;&esp;李瑄领命。
&esp;&esp;他很激动,李林甫终于要退出历史的舞台。
&esp;&esp;虽然李隆基没有削去李林甫“开府仪同三司”的从一品散官和晋国公的爵位。
&esp;&esp;但经此一事,李林甫的破落是必然的。
&esp;&esp;没有任何翻身的机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