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“如此一来,他们自然就会心向朝廷,而不会听雇主的。”
&esp;&esp;“这就是我建议设立雇工保障制度的原因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顿时就懂了。
&esp;&esp;正如当年天子与民齐心协力,共同对抗贵族、世家豪强一般。
&esp;&esp;现在天子和民一起,对抗官僚士绅和大商人阶层。
&esp;&esp;说的更直白一点,天子想要大权独揽,就必须要给民好处,以获得百姓支持。
&esp;&esp;这个好处就体现在,保护民的利益。
&esp;&esp;陈景恪继续说道:“想要限制大商人的办法非常多,别的不说,就一个税收就能将他们拿捏的死死的。”
&esp;&esp;“税务稽查司可不是吃素的啊。”
&esp;&esp;税务稽查司那可真的是臭名卓著啊。
&esp;&esp;从成立那天开始就被天下人唾弃,每天都有无数奏疏弹劾它。
&esp;&esp;也就是朱元璋意志坚定,又大权独揽,换个皇帝早就扛不住将它给撤了。
&esp;&esp;但税务稽查司的战果也确实很大,为朝廷揪出了一大批偷税漏税之人。
&esp;&esp;一大批地主、豪商被抄家,让国库白得了一笔意外之财。
&esp;&esp;最大的作用还是震慑了地主和豪强阶层,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偷税漏税。
&esp;&esp;表面看大明的耕地没有增加,但实际征收上来的税额却增加了。
&esp;&esp;以前大户会勾结地方官吏,将赋税转嫁给百姓。
&esp;&esp;有了税务稽查司盯着,他们不敢再这么明目张胆,只能咬着牙自己交税。
&esp;&esp;变相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。
&esp;&esp;朱元璋再次叹道:“税务稽查司,原来你从那个时候,就已经算到今天了。”
&esp;&esp;“罢了罢了,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。”
&esp;&esp;终于得到想要的结果,陈景恪大喜:“陛下英明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没有理他,对朱标说道:“标儿,你带人制定一套雇工保障法出来。”
&esp;&esp;“再帮咱想想,如何在不影响国家稳定的情况下,放宽对百姓人身的限制。”
&esp;&esp;第257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
&esp;&esp;成功说服朱元璋,陈景恪心中长长舒了口气,继而升起强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。
&esp;&esp;这不是他第一次说服朱元璋,但绝对是最困难最没把握的一次。
&esp;&esp;这次的话题看似因雇工保障制度而起,实际上的内核是为百姓松绑。
&esp;&esp;百姓一般不愿意离开家乡,一是朝廷律法的限制,二是离开了乡土就彻底没了依靠。
&esp;&esp;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,在古代流民不算人。
&esp;&esp;不到绝路,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。
&esp;&esp;现在朝廷在法律上给了‘流民’保护,就会变相的刺激一部分人流动起来。
&esp;&esp;允许人口流动,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&esp;&esp;以前他的改革看似激进,实则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事情做参考。
&esp;&esp;黄河改道,朱元璋自己就能看到其中的好处。
&esp;&esp;宝钞新政,是对宝钞制度的完善。
&esp;&esp;摊丁入亩,看似很激进,实则并不算特别新鲜。
&esp;&esp;要说激进,还要属汉文帝,直接就将农业税给废除了。
&esp;&esp;虽然最后难逃人亡政息的命运,但也给世人打了个样。
&esp;&esp;人头税虽然没有被正式废除过,但‘免除某地丁税’这样的善政,历朝历代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。
&esp;&esp;况且摊丁入亩的好处,也是可以预见到的。
&esp;&esp;其它的新政也大多如此。
&esp;&esp;要么就是可以预见到好坏,要么就是能从前人那里借到一些经验。
&esp;&esp;但商业联盟计划和放宽对百姓的限制,这没有什么先例可言,更和历史留下的经验背道而驰。
&esp;&esp;商业向来是被打压的对象,重农抑商是施行了几千年的政策。
&esp;&esp;限制百姓流动,既可以防止百姓聚集造反,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治安问题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