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4节(1 / 3)

&esp;&esp;现在每多积累一份实力,将来建立封国就能减少一分困难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他们心情好转还有个原因。

&esp;&esp;晋王和燕王的封国一样推后了,这就说明朝廷不是针对他们,而是大政策暂时不准备扩张。

&esp;&esp;再联想到五年后让两位塞王的势力撤出大明,也就是说差不多年左右大明就会再度扩张。

&esp;&esp;楚王、朝鲜王他们已经分封。

&esp;&esp;按照排序来说,晋王燕王周王之后,就轮到他们了。

&esp;&esp;总之,三位亲王高高兴兴就接受了这个认命。

&esp;&esp;区别是,蜀王和湘王特意去拜访了陈景恪,询问可有良法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就告诉他们:“没什么特殊技巧可言,不外乎是分化拉拢。”

&esp;&esp;“对反抗者要给予雷霆猛击,对臣服者要给予好处。”

&esp;&esp;“教化工作也同等重要,这才是长久之道。”

&esp;&esp;“具体如何施行教化,朝廷已经有成熟的章程,你们依照章程去做就可以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地方,那就是要将部落的首领和百姓区别看待。”

&esp;&esp;蜀王朱椿不解的道:“哦,为何?”

&esp;&esp;陈景恪解释道:“在大明没有对百姓展开教化之前,我汉人百姓对自己的身份尚且缺乏认同感,更何况是蛮夷百姓?”

&esp;&esp;“他们并没有身份认同,只是跟随酋长讨生活罢了。”

&esp;&esp;“酋长叛乱,他们分不清对错,只能被裹挟着一起叛乱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果你们不加以分辨,全部予以打击,就是逼着蛮夷百姓一起造反。”

&esp;&esp;“当然,如果对方已经觉醒群体意识,那就不要犹豫,尽快彻底摧毁对方。”

&esp;&esp;外力会让对方觉醒群体意识,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道理。

&esp;&esp;想要治理地方,必须要想办法分化蛮夷首领和百姓的关系。

&esp;&esp;“你们可以尝试引诱政策,以利益诱使蛮夷首领离开深山老林,去大城市享受舒服的日子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此,他们和部民的关系会日渐疏远。”

&esp;&esp;“我们再趁此机会,宣扬那些酋长在城市里如何花天酒地,那些部民心中就会生出怨愤。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

&esp;&esp;“还有,不要强调身份差别,你强调身份的同时,就是在帮对方建立身份概念。”

&esp;&esp;“一视同仁,大家都是华夏子民。”

&esp;&esp;两位亲王听的咋舌不已,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花招。

&esp;&esp;这陈伴读真是阴险啊。

&esp;&esp;不过……我们喜欢。

&esp;&esp;陈景恪自然不会只动嘴皮子,去找了张宇初和佛教的代表,让他们派遣僧道跟随两位亲王去做教化。

&esp;&esp;“有两位亲王帮助,你们在那里的行动会更加顺利。”

&esp;&esp;“尤其是交趾,自古就有信佛的传统,佛教在此地行动大为便利。”

&esp;&esp;“道教也不要羡慕,这是佛教先贤留下的遗泽。”

&esp;&esp;“你们现在开始行动,将来你们的后辈,也能享受你们的遗泽。”

&esp;&esp;佛道两家已经被拿捏的死死的,自然不会拒绝。

&esp;&esp;各家都派遣了五十名成员,前往两地传教。

&esp;&esp;不是他们不想出动更多的人,而是时间太短,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符合传教标准的人才。

&esp;&esp;他们又不敢用一般的人才糊弄陈景恪。

&esp;&esp;更何况这次是佛道两教第一次大规模行动,也必须要做出成绩。

&esp;&esp;否则朝廷会怎么想?

&esp;&esp;所以,两教才临时突击培训了这五十个人。

&esp;&esp;三位亲王并没有直接出发,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了,怎么也要留他们过完新年再去赴任。

&esp;&esp;而且亲王卫队之类的,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配齐的,一切都需要时间。

&esp;&esp;解决了三位亲王的事情,陈景恪总算是松了口气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