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的余地,必须正面硬碰硬,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。”
&esp;&esp;“别看方孝孺现在声势无两,如果他扛不住后续理学大儒的攻击,也注定要灰溜溜的退场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一脸若有所思,预设立场吗?
&esp;&esp;好好好,学到了学到了,嘿嘿。
&esp;&esp;道德制高点,预设立场,简直完美啊。
&esp;&esp;陈景恪见他一脸坏笑,顿时就知道他没想什么好事,无语道:
&esp;&esp;“又琢磨什么坏点子呢?”
&esp;&esp;朱雄英连忙摇头:“没有,不是,你别污蔑我。”
&esp;&esp;“啊对了,他打头阵,对你后面宣扬大同思想是不是有帮助?”
&esp;&esp;陈景恪颔首道:“帮助很大,大同思想虽然也有一部分唯心内容,但总体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。”
&esp;&esp;“等他的唯物学站稳脚跟,我再宣扬大同思想就更加方便了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兴奋的道:“你也要摆擂台挑战八方豪杰吗?”
&esp;&esp;陈景恪翻了个白眼,说道:“我才没那么无聊,我准备来个更绝的。”
&esp;&esp;“弄个更大的平台,让天下读书人一起参与进来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有些失望,问道:“什么平台?”
&esp;&esp;陈景恪说道:“邸报知道吧,我准备弄一份类似的东西,每周一期,不过是面向所有人发行的。”
&esp;&esp;一周七天这个概念,经过陈景恪数年来的推广,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。
&esp;&esp;私下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个时间概念,只不过官面上还没有认可。
&esp;&esp;“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文章,不过要经过审核,合格之后才可以。”
&esp;&esp;“到时候我就将大同思想的内容,放在报纸上。”
&esp;&esp;“所有想要辩论的,就给报社投稿,大家在报纸上进行争论。”
&esp;&esp;邸报朱雄英自然知道,朝廷将近期的政策之类的东西汇集在一起,刊印送到各地方衙门供他们学习。
&esp;&esp;“面向天下读书人?你哪来那么多钱?”
&esp;&esp;陈景恪愣了一下,才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。
&esp;&esp;这年头邸报是免费送到各衙门的,他还以为是免费送给读书人。
&esp;&esp;于是就解释道:“免费的可还好,我弄这个是收费的,谁想看必须花钱买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习惯性的抬杠道:“这东西,会有人买吗?”
&esp;&esp;陈景恪正想回答,就听朱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:
&esp;&esp;“有,不只是有人买,还会有人花钱把自己的文章放在上面刊登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和朱雄英连忙起身见礼。
&esp;&esp;重新落座之后朱标说道:“你说的这个……”
&esp;&esp;陈景恪提醒道:“我想给它取名叫大明周报。”
&esp;&esp;朱标点点头,说道:“这个大明周报的想法不错,朝廷可以通过周报向天下读书人传达一些政策和想法。”
&esp;&esp;“读书人最喜欢谈论军国大事,也最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。”
&esp;&esp;“以前他们只能通过出书,通过文社相互交流看法。”
&esp;&esp;“这也是为何每到科举时期,读书人就喜欢扎堆的原因之一。”
&esp;&esp;“只是出书要求太高成本也很高,很多人都做不到。”
&esp;&esp;“文社参与的人太少,影响力太小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能有一个平台,能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。”
&esp;&esp;“还能供他们发表文章指点江山,读书人会非常的热情的。”
&esp;&esp;事实上朱雄英也是明白这一点的,方才他只是习惯性的和陈景恪抬杠而已。
&esp;&esp;朱标都出来了,他也就正经起来,严肃的道:
&esp;&esp;“这周报的影响力太大,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,上面刊登的文章也需要经过严格筛选。”
&esp;&esp;朱标颔首道:“此事就交给你吧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脸顿时就黑了:“那奏疏就不需要我批了呗。”
&esp;&esp;朱标一副你想多了的表情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