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胆子。
霍凌和霍峰两个汉子守在摊前,一瞧就知道是村户出身,做惯力气活的。
而城隍庙那边,施粥不单为救济,而是为了广结善缘,无论什么人都能去盛一碗。
霍峰见霍凌和颜祺走不开,便把霍英留下,自己端了个家里带来的大碗去讨了一碗,四人一人沾了几口,如此分着喝了。
庙里的粥熬得久,米豆都软糯,喝着还有点香。
除却布施出去的饼,也有人是来赶集逛庙会,专门寻他们的摊子买馅饼吃,一听今天荤素都能便宜一文,都觉捡了便宜。
“你们家送的饼,和卖的不一样么?”
“那个是纯素的,没有鸡蛋,不过其它几样菜都多加了些。”
霍凌跟人解释,颜祺给出四个饼,他则收了二十二文钱。
“吃好您再来。”
“都已经来好几回了,但凡往这边走,不买两个就好像少了点什么。”
那汉子抬抬手,“你们家生意越来越好了,可别做着做着变了味道。”
霍凌笑道:“不至于,这馅饼可是我夫郎费了好大工夫才想出的方子,差一点就不是那个味儿。”
汉子“嚯”了一声,“还是秘方啊?”
“不敢说,但绝对只有我们家做得出来。”
“行,只要一直是这个味儿,我就一直来。”
等人走了,颜祺看了一眼霍凌,后者冲他轻轻挑眉。
小哥儿抿唇浅笑了笑,他猜出霍凌是故意这么说的,好凸显出自家馅饼的与众不同。
别看只是几文钱的东西,若说的玄乎一点,就会多一些人因为好奇而买账。
何况他们也不是那等只讲噱头的,起码馅饼是真的好吃。
但凡多卖个几年,还能不被人学个七八成去,到那时估计真能称得上是秘方了。
一个时辰过去,送的一百个饼全都没了,见了来迟的人失望的模样,颜祺心里怪不是滋味。
“本觉得一百个够多了,现在却觉得太少。”
“咱们尽到了心意就成,下次赶上节庆,还能再来。”
霍凌指了指街旁道:“除了城隍庙和咱们家,今日这条街上的酒楼食肆茶铺子,大都会做些善事,给口吃的或是舍份热茶汤,来了的人总不会空着肚子走。”
这么一想,颜祺好受了不少。
他们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,能做的确实有限,只求“无愧于心”四个字罢了。
“来,吃糖葫芦!”
方才最忙的那阵过去,霍峰就带着闺女去逛庙会了,回来时霍英手里举着一串糖葫芦在啃,霍峰手里还有另外两串。
“这是你们两口子的。”
霍凌挑一串更大的给颜祺,留下一串,吃之前问霍峰:“你吃了没?”
霍峰摇头,“我不吃,你们吃。”
“我吃这种甜东西也吃不多,咱俩分这一串吧。”
要么说还是兄弟之间最懂彼此,霍凌知道霍峰不是不爱吃,而是作为已经当了爹的人,不好意思在外面吃。
他俩小时候家里不短吃穿,每回进城都能赚得两串尝鲜,那时候霍峰就没少吃,还总撺掇霍凌去跟爹娘要。
果然他说罢,霍峰便勉为其难道:“那你先吃,吃不完的给我。”
霍凌笑笑,先吃掉了最上面一个。
“咔嚓”两下,糖壳子咬起来是脆的,里面则是冰冰凉凉的红山楂。
假如不是过节带着孩子来,没人想得起买这种哄小孩的吃食。
颜祺早就忘了糖葫芦什么味道了,今天得了一串,漂亮的如同过年时的红灯笼,他看了一阵才舍得下嘴。
“嘶,好冰。”
咬下去的时候以为就是糖裹山楂,没成想里面的山楂都冻成冰沙了,吃起来全然没了酸味,有点像是在嚼酸甜味的雪粒子。
“忘了跟你说,你咬下来含在嘴里,含热了再嚼,不然冰得牙疼。”
霍凌看颜祺的神情,就知道是一口咬到了“冰坨子”。
霍峰笑道:“在我们关外,糖葫芦和冻梨一样,只在冬天卖,吃的就是这个味儿。”
“关外虽然冬天长,可实在是有意思。”
耽美小说